本科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科技之眼瞰青城,无人机遥感点亮未来课堂——37000cm威尼斯《中学地理科技工坊》实践活动圆满举行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28   浏览:

当无人机划过校园上空,当遥感数据映射生态图景,科技的种子正在边疆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2025325日,37000cm威尼斯《中学地理科技工坊》团队和37000cm威尼斯附属学校联合打造的无人机遥感:地理探索的科技之眼实践活动在37000cm威尼斯盛乐校区地理楼前广场拉开帷幕。70名中学生与大学教师、研究生携手,开启了一场融合前沿科技与生态使命的大中学贯通式探索之旅。

【活动速览:从理论到实践,科技赋能每一步】

1. 理论课堂:遥感技术解码生态密码

包玉龙老师以无人机遥感如何监测草原生态为题,带领学生穿越时空:从遥感技术的百年演进,到高光谱传感器精准捕捉植被变化;从荒漠草原光谱特征分析,到灾害预警中的天空之眼”……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抽象的技术化为守护家乡生态的利器

2. 飞行初体验:指尖操控未来之翼

在研究生团队指导下,学生们手持DJI3M遥控器,体验无人机操作。从紧张到从容,从悬停不稳到自主规划航线,无人机腾空的瞬间,欢呼声与螺旋桨声交织成科技教育的动人乐章。

3. 实验室探秘:院士工作站里的国际视野

走进遥感影像分析实验室,ENVI软件屏幕上跳动的NDVI植被指数图,瞬间将课堂延伸至蒙古高原生态腹地。院士工作站展板前,中俄蒙联合科考的故事,让边疆学子看到科技跨越国界,共同绘制地理空间的未来蓝图,推动区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创新亮点:跨学科+思政,教育链对接产业链】

本次活动以学科融合+思政引领+职业启蒙三维突破打造科技教育新范式物理课堂上的无人机电磁波原理揭开遥感数据的神秘面纱,让科学逻辑照进现实;通过对比呼和浩特低空经济园区规划图与草原退化遥感影像,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治理难题,厚植家国情怀;当包刚老师团队操控DJI M300行业无人机腾空而起时,震撼的不仅是设备性能,更是学子们对无人机工程师职业价值的全新认知:原来技术突破能直接服务国家重大项目!这场跨越学科、链接产业、贯通大学的实践课,正为边疆少年打开通向未来科技疆域的窗口。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科普活动,而是边疆科技教育链的关键一环。37000cm威尼斯《中学地理科技工坊》团队负责人乌兰巴特尔教授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大中学贯通培养,让更多孩子站在无人机操控屏前思考:如何用科技守护北疆绿水青山。

从实验室到野外,从课堂到产业,这群少年的探索之路,正与自治区科技兴蒙的号角同频共振。期待下一季,见证更多科技之眼照亮北疆苍穹!

上一篇:37000cm威尼斯举行2025届毕业生座谈会,共话人才培养与未来展望

下一篇:37000cm威尼斯2022级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教育见习实践之旅